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裁政党”。《小康》:请问有什么史实能够证明国民党是一个“弱势独裁”政党?王奇生:1927~1937年所谓的“黄金十年”,国民党政府能稳稳掌握的,只有江、浙两省,另外在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数省,国民党还有相当程度的控制力,其他各省要么是地方实力派盘据,要么沦为日本殖民地1931年以后的东北和半殖民地1935以后的华北,还有一部分是中共的革命根据地。直至抗战前夕,国民党政府仅控制了25的国土和66的人口。抗战爆发后,大半个中国相继沦陷,国民党政府内迁重庆,统治地区也局促于西南数省。抗战结束后不久,国共内战就开始了,国民党旋即撤出大陆。所以,在国民党“统治”中国的22年中,真正的版图从未遍及全国。这是就统治的“广度”而言。再从统治的“深度”来看,抗战以前,国民党政权的垂直控制末端基本上停留在县衙门,一切政令下达到县政府以后,再无法向下推进。1934年在全国推行保甲制度,形式上十分严密,实际上并未做到。比如清查户口是保甲的一项基本职能,但直至1949年,国民党中央始终不知全国的人口确数,省县地方政府也不知本省本县的人口数字。除了人口,全国的土地面积也是一笔糊涂账。国民党政府曾考虑过丈量土地,但限于人力财力不够而未能进行。中央政府也无力征收土地税,只好将土地税让给地方政府去征收。地方政府征收田赋的依据,还是明清两代传下来的早已残缺不全的“鱼鳞图册”。国民党自身的组织能力也有限。1937年抗战前夕,国民党的普通党员共计52万人。再看中共,1949年10月,中共党员449万,到1958年增至1245万。国民党无力深入基层,战前十年基本上是“上层有党,下层无党,城市有党,乡村无党”。在社会整合方面,国民党的组织未能深入到社会底层和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三四十年代的大量资料显示,国民党在广大农村基层社会的影响甚至不如乡村教会组织和秘密社会团体。以四川为例,该省哥老会的势力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国民党。蒋介石依赖特务实行控制,与其说是其铁腕权力的表现,不如说是他在党机器软弱无能,无法控制政治和社会局面之下的无奈之举。国民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失误《小康》:一个政党在成长过程中必定要过的关卡是什么?国民党是怎么度过这些关卡的?王奇生:一个革命政党在成长历程中要经历两大难关:一是创党的魅力领袖去世后,最高权力的继替问题;二是革命成功后,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调适问题。前者可能导致党的裂变,后者可能导致党的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