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屑填筑范围:顺路线方向的长度(规定为自台身背面起)底部距墙身背部不小于4m,分界面坡,率不陡于1:1,填筑顶面长度为搭板长度2m,可方缓坡率;桥台
3
f搭板范围石屑填筑至搭板底部以下20cm处,并于其上浇筑一层C15素砼层找平,其余范围石屑直接填筑至路床顶面。23、清理填筑范围进行平整,清理干净浮土和杂物,并将基底进行横坡度修顺和夯实,保证基底排水顺畅。基坑开挖坡面(回填料)与路基土相结合的部位,应修成斜坡进行填筑,坡面顺滑无凹坑。24、填筑前应在台后两侧底部和侧面埋设带滤层且直径不小于10cm的PVC管,以利于排水和密实,排水管应与排水沟或临时排水设施连通,不能形成积水浸泡路基。25、台背回填采用水密法施工,即将运到现场的石屑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摊铺,松铺厚度控制在振捣棒插入深度(分层松铺厚度40cm,则上压实后为35cm)在路基两侧码砌包边采用粘土袋,原。并均匀埋设带滤层且直径不小于10cm的PVC管。26、注入水同时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棒移动间距为振捣棒的振幅半径。振捣棒移动方向应与基坑底横坡度顺坡排水方向一致,由高向低移动。最后配合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27、一层填筑完成后,应进行压实度检测。完成一层填筑并验收合格后,清除粘土袋,断面边坡坡率修顺后进行包边土填筑。应按28、包边采用粘土或亚粘土,垂直坡面厚度1m,表面按断面边坡坡率修顺。埋设带滤层Ф10cm的PVC泄水管,按1m1m梅花型布置。29、完成以上步骤并检验合格,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3、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31、台背回填设计回填料为石屑,最大粒径不大于5mm,塑性指数不大于7。在施工前应按规定做相关试验,确保合格后方能使用。32、石屑填层应分层捣实,在下层捣实并检验合格后才可进行上一层施工。33、水密加振捣法回填工艺检测方法:使用轻型触探仪检查密实
4
f度,并与灌砂法进行对比试验,判定压实质量。
四、施工注意事项1、台背回填:应在台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上时方可进行。一般情况下,桥涵上部构造未安装就位前,不得进行台背回填施工。桥下溜坡,桥台台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