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圆形方孔钱)同时还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3)思想上:为加强思想控制,又实行“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的文化造成莫大的损失。(4)巩固、开发边疆: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族的入侵。开发越族地区,开凿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汉通西域
3
f1、汉武帝(是西汉的鼎盛时期)的“大一统”的措施:(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破格录用人才(如董仲舒、卫青等)。(2)经济上:把地方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3)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排斥其他各家思想(从此儒家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4)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这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5)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解除了匈奴的威胁。(6)民族关系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2、汉通西域(1)西域的地理概念: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2)西汉:①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央与西域的联系。张骞为沟通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做出了贡献。西域的葡萄、核桃和良马、地毯等传入内地,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西域,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②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从此,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东汉: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经营西域。(4)欧洲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166年,大秦(古罗马)安敦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
三、丝绸之路
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从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有名的“丝绸之路”。说明当时中国已与欧洲建立联系,当时的中国被称为“丝国”。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丝绸之路经过地区古今地名对照:古代:欧洲←西亚←今新疆境内←河西走廊←长安
现在:欧洲←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今新疆境内←甘肃河西走廊←西安四、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