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目为4NAD01L2molLK2S溶液中含有S的数目为02NA【答案】C【解析】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所以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选项A错误。pH13的NaOH溶液中的OH的数目是无法计算的,因为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选项B错误。16g甲烷(1mol)中含有4molCH,所以共价键的数目为4NA,选项C正确。01L2molLK2S溶液中S2会发生水解,所以其中含有的S2的数目是无法计算的,选项D错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AlCl3溶液和Na2SO3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后,所得固体为Al2O3和Na2SO3B配制FeSO4溶液时,将FeSO4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C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除去KC1溶液中的FeD洗涤油污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答案】D【解析】Na2SO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时,要考虑空气中的氧气将其氧化,所以最终得到Na2SO4
32
f固体,选项A错误。配制FeSO4溶液时,将FeSO4固体溶于稀盐酸中会引入氯离子杂质,所以选项B错误。加热会促进Fe3的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但是还要经过滤才能得到氯化钾溶液,选项C错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加热可以促进碳酸根的水解,使溶液碱性增强,所以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与油污发生皂化反应,除去油污,选项D正确。点睛:关于将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后,应该得到什么物质,主要考虑如下:1、水解完全,得到水解产物:AlCl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后,所得固体为Al2O3。2、易被氧化的物质,得到氧化产物:Na2SO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后,所得固体为Na2SO4。3、易分解的物质,得到分解产物:碳酸氢钙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后,所得固体为碳酸钙。注意:对于第一种,只有水解生成易挥发的酸的盐才会出现这种结果,例如:硫酸铝溶液(因为硫酸不挥发)加热蒸干、灼烧后,所得固体为硫酸铝。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电离平衡B在恒温条件下,增大压强,化学反速率一定加快C两种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a和a1则c110c2D常温下,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答案】D【解析】任何水溶液一定有水的电离平衡,选项A错误。增大压强能加快反应的前提是:反应物有气体,如果没有气体,压强不会影响速率,选项B错误。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是: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但酸碱性越弱。两种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如果c110c2,c1浓度的溶液的pHa,则可以认为c2溶液是将c1溶液10倍得到,稀释10倍(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出更多的氢离子)pH的增大应该小于1,所以c2的pH应该小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