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积极发掘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精华,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的利用,不断丰富传统民俗文化内涵,促进传统民俗文化发展。
三、教学考核目标要求
1重点掌握:
民俗。民俗学。物态民俗。行为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民俗文化各种形式之间的关系。造就中国民俗文化多元化的因素。20世纪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历程和学派。传统民俗文化中重男轻女的表现。“亲属称谓”的四个谱系。传统民俗文化的扬弃。传统婚嫁礼俗的主要环节。民间节日民俗。节日产生的背景。中秋节的来历及其标志性民俗。传统禁忌民俗的主要形式和主要功能。传统生育禁忌习俗中的科学与愚昧。传统禁忌民俗的主要来历。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一般掌握和了解:
P185提出“民俗学”概念的学者。P185中国现代民俗学的肇兴。P186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P185民俗的表现形式。P192古代服饰的样式。P194“屠苏酒”。P193古代的“五服制”。P196古代帝王出行居住。P196祝贺亲朋乔迁的民俗。P201“弄璋之喜”。P203“弱冠”。P203纳西族少年的成年礼。P212元旦。P214元宵节的标志性习俗。P213古代的桃符。P212“物候”的节气。P213“扫尘日”。P213泼水节。P215元宵节观灯的民俗。P猜灯谜的习俗。P221传统“破五”节俗。P216防病除疫的节日。P217重阳节。P全国每年比较盛大的传统节日。P216217含有爱情内涵的节日。P195民居建筑中,土楼、围屋。P218我国少数民族歌会节。P226款待客人的禁忌习俗。P225忌讳馈赠的礼品。
名词解释和知识了解:
1提出“民俗学”概念的学者。1846年,英国学者汤姆斯在前人对人类学、文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最先提出了“民俗学”的概念。2中国现代民俗学的肇兴。中国的现代民俗学,肇兴于20世纪初。1918年北京大学首倡在全社会征集民间歌谣,标志着中国现代民俗学的滥觞。3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使用了“民俗文物”的概念,是指“以往生活的表现和留存”。4民俗的表现形式。民俗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按照表现形式,可分为物态民俗、行为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5传统服饰的样式。传统服饰一般分常服和盛装礼服两大类。
5
f6“屠苏酒”。正月元日,谒墓,敬尊者,饮“屠苏酒”。7古代的“五服制”。丧葬礼服,尚纯白麻布衣,古代分为斩(cui)、齐、大功、小功、缌麻五等,按照本人与死者的亲疏关系,分别穿戴,形成亲族的“五服制”。8古代帝王出行居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