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可容较多的守城将士;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它大大加强了城墙的御敌能力。假如没有凸出的墙台,城墙一线平直,当敌人潜伏墙角之下时,城墙上守兵的弓箭便失却了威力。而有了墙台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城上士兵可以从侧面弯弓射箭,将敌人歼灭。此外,每隔几十米设一墙台也使城墙的结构更加稳固。
墙台中央这种两层小楼叫堞楼或敌楼,约3米见方,高有7米左右。其功能是可以储存弹药给养,二可以登高远望观察敌情,三可以挡风避雨,供士兵歇息,另外也增加了古城的美感,可以说是一种多功能建筑。
非常令人叫绝的是,平遥城的设计者一共设计了3000个垛口和72座敌楼,用以象征文圣孔子的3000弟子、72圣人,而且在敌楼内均有孙子兵法石刻嵌于墙上。这样就使得一座壁垒森严的城池显得文质彬彬、亲和温馨,也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再加上城中星星点点的文庙、市楼、清虚观、关帝庙、城隍庙、财神庙、火神庙、日升昌、百川通、县衙,以及高耸于东南段城墙上的魁星楼,使这座古城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古城结构之完整、风格之古朴、名胜古迹之众多,在现存同类古城中确实绝无仅有。所以,古城平遥受到重视、保护,得到多种高度的赞誉是理所当然的。1986年12月平遥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88年1月平遥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人口居住中心的专家考察平遥后,由衷地赞叹:“这座古城是中华大地的瑰宝”,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珍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家日本京都大学著名教授田中淡则概括得更为准确简洁“平遥古城甲天下”。
下东门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下东门。下东门在六座城门中颇有特点。
f大家请往上看,下东门瓮城的门开在正东,与城门成一直线。尽管从御敌的角度考虑似乎稍稍欠妥,但为了让“灵龟”永驻,古城的设计者便改变了本应修在瓮城南墙的蓝图,以求将灵龟的左后腿拴住。这是下东门不同于其他城门的第一个特点。
再请看瓮城里面那个小巧而讲究的院落,大家猜一猜它是干什么用的呢?如果事先对此不了解的话,那是很难猜对的。这是一座关帝庙。把武圣关帝请入瓮城在全国大概也仅此一处。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呢?我想应该从军事防御心理的角度去考虑。刚才说过,瓮城之门与城门开在一条直线上,削弱了瓮城的防御能力,为了弥补这一欠缺,便将名震华夏的关云长供在里面,“关老爷在此,敌兵安敢轻举妄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