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理伙食。又一次杨绛买了活虾,她刚剪得一刀,活虾在她手里抽搐,她急得扔下剪子,扔下虾,逃出厨房,又走回来。钱钟书问她怎么了。她说:“虾,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吧!”钱钟书跟她讲道理,说道,虾不会像你这样痛,他还是要吃的,以后可由他来剪。就这样,他们玩着学做饭,觉得很开心。钱钟书吃得饱了,也很开心。那段时候,她们夫妇俩真的很快活,自己打出了一个美好的天地。钱钟书和林徽因住过邻居,他的猫经常和林的猫打架他就准备了一根长竹竿不管天气多冷只要听到他的猫在打架他就拿起竹竿去帮他的猫打架。
1966年,杨绛、钱钟书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双双接受“改造”。就是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也保持着一份少有的幽默。比如被迫剃了“阴阳头”,她会说:“小时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果不其然,羡慕的事早晚会实现。”他们在最困难的时期,上海沦陷,钱钟书先生去了上海,回不去联大,当时,杨绛写的一系列戏剧在上海非常有名,有一次他们看完杨绛的戏,在回去的路上,钱先生说:“我也要写一部长篇小说!”杨绛马上赞成道:“好!好!你赶快写吧!”当时他们的生活很拮据,如果钱钟书少教几节课,空出时间写书,钱便挣得少了。杨绛便把保姆辞退,一个人担负做饭、洗衣服等家务,只为省点钱,少一份支出,这样钱钟书便可以少教些课,多一些时间写长篇。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这是杨绛对自己的牺牲。于是钱钟书写出一段,就给杨绛讲一段,钱钟书笑,杨绛也笑,这便是钱钟书惟一一部长篇小说《围城》的诞生。《围城》后改为电视剧,妇孺皆知,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写作背景是这样一种情形,它的诞生与杨绛对钱钟书的理解与支持是分不开的。一家三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问去作,但在最困难的时候,杨绛全部挑起负累,让丈夫、女儿集中精力做事情。这当中包括钱钟书病重和女儿钱瑗住院期间,她每天要去探望,当时钱钟书已经不能进食,她总要打各种各样的果泥、肉泥来为钱钟书改善营养,就连鱼肉也要用针一根根把刺剔除,而她自己倒可以“将就”!
2001年9月7日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与清华签订了《信托协议书》。当时捐献的现金是72万元到了2008年8月本息已经升值为630万元。到了2010年春已是800万元出头了。
f钱、杨二老一生俭朴但在各个特殊时期受到他们资助的中青年学子不可计数。钱先生生前曾自嘲说“我生来就是寒士骨相。”这话与今天的人民币八百万捐献相比真有霄壤之别啊。获得“好读书奖学金”的贫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