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用敬畏之心做教育!
“互联网”大热,在线教育发展势头越显火爆。某新品上线、某巨头投资、某项目几轮融资等等这类新闻,几乎从未断过。近段时间,有几家平台还齐齐走上荧屏,做起了高大上的电视广告。作为K12在线教育的关注者,笔者确实为行业百家争鸣、勃勃生机的景象感到欣慰和振奋。但在欣慰和振奋之余,笔者更多的情绪则是焦虑和担忧。对于目前看似火爆的发展,笔者隐约觉出了行业的浮躁:K12领域的“互联网教育”,有些模式过度强调颠覆,过于急功近利,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没有真正解决甚至没有正确引导中小学生用户的需求。笔者认为,做面向中小学生的在线教育,要有敬畏之心,要做好功能定位:它是对传统教育的补充,而不是颠覆。
在线教育现状:看似火爆,实则浮躁在线教育都在做什么?社交,视频,题库,家教,2B、2C、O2O有的解决教的问题,有的解决学的问题,有的帮学生搞定作业,有的帮家长找到家教其中曝光度最大、最受资本青睐的,要数家教O2O和搜题类的产品。先说最近在电视上很火的搜题APP。它在做什么?拍照搜题。学生遇到不会的题目,手机一拍,答案就出来了,确实很方便。对学生来说,可谓无所不能的“作业神器”。但是,当学校教师想方设法要“撕掉”参考答案时,我们在线教育却要让学生更方便、更高效地得到答案?这种在线教育产品若是给家长用还好,若是学生自己用,或许只会滋长惰性,误了学习。也许搜题APP初衷是提供知识点和解题思路的详解,可中小学生自主性差,你敢给他答案,他就敢直接抄在作业本上,应付完差事就去玩了,谁还愿意主动去学?学校和家长为什么会抵制?就是因为它与教育倡导的主动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几乎背道而驰。没有正确引导学生的需求,还谈何满足需求?再说家教O2O。笔者对此类模式还是比较看好的,起码它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搭起了桥梁,满足家长和学生找家教的需求。但是,它真能帮学生找到所谓的好老师吗?找到好老师,成绩就能提升了吗?这其中还是有太多难以控制的变量。另外,虽然在找老师这件事上效率提高了,可老师进家辅导学生,仍是有大量的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真正涉及到教和学的环节,效率其实并没有提高。而且,该模式能够满足的用户仅局限于城市家庭,对于教育资源原本就少、就差的农村学生来说,要让好老师下乡辅导,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有电脑、有手机,如果是这种模式,他们也没法享受到“互联网教育”的恩惠。农村学生的需求该如何满足?在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