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窑的白瓷制作精美,据说“天下无贵贱通行之”;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在瓷器中名列前茅。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③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河北定窑(白瓷孩儿枕)、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闻名天下;瓷器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因此被称为“瓷路”。④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又推进了生产技术的提高,浓淡协调、艳丽柔和、色彩丰富的粉彩瓷器烧制技术在雍正年间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品种多达十余种。(珐琅彩)
f▲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市”在历代的发展(bc)①秦代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出售产品的人,收受金钱时必须当面把钱投入陶制容钱器中,违反法令者要受到处罚;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王莽执政时,曾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五都指的是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③南北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草市尉”进行管理。④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诗句“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独自笙歌彻晓闻”。等描写的就是“夜市”的繁盛。洛阳市场的规模远远超过长安,除长安和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之外,扬州也曾经“雄富冠天下”,浙江的杭州、湖州也成为物产繁富、商业发达的都会。⑤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有的街道形成了比较繁华的商业街,草市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陆游在诗中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东京梦华录》在形容汴京(今河南开封)商市的繁荣时,用“市斤最盛”、“车马闻拥、不可驻足”等词汇。此外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如相国寺庙会每月开放五次,商贾云集,百货杂陈。⑥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清乾隆年间的苏州据说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区段“地值寸金”,四大名镇为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ab)重农抑商政策: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