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商品数量1单位15单位N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15元15元
12【答案】D【解析】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的劳动多,价值量就高,正常情况下价格就高,故D项正确。“稀缺”说明供应量小,价格和供求有关,但不是决定因素,C项不选。“需求量少”按常理说应该价格低,因此不是矿泉水价格高的原因,B项不选。A项不符合题意。13【答案】B
f【解析】2008年甲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为6÷(1+20)=5小时,年产量为12万件。由题意(12×5+10×8)÷(12+8)=7小时。此题考查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要根据商品数量、同行业生产该商品共需要的劳动时间来计算。14【答案】A【解析】玉米、小麦两种作物是互为替代商品,玉米需求下降,小麦需求相应上升,首先排除C、D,再由题干“玉米价格的上升,造成玉米需求小幅下降”,又因为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影响小,可知玉米需求弹性较小。因而选C。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知识。要明白一个概念,如果两种商品的功能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商品。15【答案】B【解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价值总量的变化。因此,假设2006年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商品的数量为1,其价值总量为1元件1件=1元,那么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后,该商品的价值是X元,就有X元件1(125)=1元,通过计算可得,X=080元,B项正确。16【答案】C
【解析】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在于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价格优势。A表述错误,价格由价值决定,不由技术含量决定。B观点错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由个别企业决定。D选项不准确,采用先进技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但不一定能提高价值量,因为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7【答案】A【解析】此题涉及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一定时间内形成的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等知识,理解和计算起来有一定难度。计算此题一定要记清以下两点:一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二是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一定时间内形成的商品价值总量是一定的,即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会影响商品的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但不会影响一定时间内形成的商品价值总量。由题中的条件可知,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