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不可缺少、难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土壤污染具有典型的定时炸弹性质,一旦大面积爆发,将会对国家可持续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土壤污染的预防和污染土壤修复予以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鉴于土壤污染的危害,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与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的计划。仅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用于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投资达近1000亿美元。污染土壤修复的理论与技术已成为当前整个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前沿。我国的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目前正经历着由实验室研究向实用规模研究的过渡阶段,即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污染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12重金属元素对土壤的影响
121重金属的土壤化学行为土壤一旦遭受重金属污染就很难恢复,因而应特别关注Cd、Hg、Cr、Pb、Ni、Z
、Cu等对土壤的污染,这些元素在过量情况下有较大的生物毒性,并可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带来威胁。进入土壤中的重金属的归宿将由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反应和化学反应所影响。虽然不同重金属之间某些化学行为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并不存在完全的一致性。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包括土壤的重金属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水田、旱地、果园、林地、草场等),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土壤的酸碱度、氧化还原条件、吸附作用、络合作用等)的影响,都能引起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存在形态的差异,从而影响重金属的转化和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金属元素按其性质一般可以大致分为难溶性(氧化固定)元素和还原难溶
2
f德州学院
化学系
2011届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毕业论文
性(还原固定)元素,例如,铁、锰等属于前者;镉、铜、锌、铬则属于后者。氧化还原作用不仅会使重金属元素还发生价态变化,而且还会使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发生变化。土壤的pH对重金属的溶解度有密切关系。在碱性条件下,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多呈难溶态的氢氧化物。根据溶度积便能从理论上推求重金属离子浓度与pH的关系。随着pH值增大,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则下降。但对于两性化合物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锌来说,pH值高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又会溶解。122对重金属污染的分析土壤中的微量有害元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统称为土重金属污染。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镉、铅、铬和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