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设计原则应努力追求运行费用低、投资省和效果明显的目标,并通过采用可靠而且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使管理操作能更加方便,以做到无人值守和在线检测,并降低对建筑总体设计和小区规划的影响。r
r
1工程概况r
r
某现代化小区是国家级节水和节能示范小区,其总占地面积约20hm2,整体呈长方型布置,其中绿化面积约7万m2,屋面面积约47万m2。主要道路均为硬化路面,路面面积约有3万m2。小区的容积率约为33,主要是由22栋高层住宅、社区服务中心、文体中心和幼儿园所组成。r
r
2雨水回收量计算r
r
雨水回收量可通过下列数学方程式进行表达:r
r
在上式中,V为雨水的回收量;为径流系统;H为实际降雨量,单位为m;A是径流面积,单位是m2;α和β分别是指季节折减系数和初期雨水弃流系统,通常取值为085和087。r
r
r
r
3雨水回收系统设计r
r
在该建筑设计中,屋面和道路雨水的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相近,而在绿地雨水收集的设计上,采用在绿化带设置穿孔管理,并在其外部缠绕尼龙丝网。穿孔管的布置使用了分散布置,并尽量避免和建设因穿孔管得堵塞影响,而导致汇流面积过大。穿孔管的管径可选择DN200和DN150,管道的埋设深度为06米。并在孔管上方敷设约20厘米厚度的砂层作为反滤层,砂径的规格在15~20毫米之间,以起到过滤雨水和避免穿孔管堵塞的作用。r
r
同时,穿孔管得坡向应与小区的地势坡向大致相同,以尽量降低穿孔管得敷设深度,并减少工程的投资额度。屋面和路面的雨水,以及穿孔管得雨水都经由排雨水系统汇集到小区的雨水管中,然后再送往调节池。雨水管道的设置主要沿小区的主要道路进行铺设。r
r
4雨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r
r
小区屋面的雨水通过汇集后,可在雨水的落水立管中安装筛网过滤器。雨水通过过滤,从旁通管出水,并经过设置在横杆管道上的旋流分离器分离,进入滤池贮水池中储存,再由池中的多孔混凝土滤板起到进一步过滤的作用。下图1即为较为常用的屋面雨水处理工艺示意图。r
r
因雨水在降雨初期的水质比中后期要差,且雨水中大颗粒泥沙与悬浮物通常较多,并常伴有高色度的存在。所以通常作法是舍弃初期雨水,而集中对中、后期的雨水进行收集。初期雨水的舍弃可由溢流井实现,并利用堰流原理以调节和控制水量。对中后期的雨水较细悬浮物颗粒,则由净化池加以处理。净化池的出水在经过过滤后然后进入清水池,并投入氯化钠进行消毒,消毒剂的用量通过在线检测仪表加以控制,使管网的含氯量保持在02mgL左右,以抑制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