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摘要: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概括表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中的哲学内涵深厚,其运作过程中也具有特殊的内在规律。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外在的、主观臆想的、人为的、随意的联系,而是内在的、客观的、必然的联系。本文主要是探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内容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联系实际认识论
正文:
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精神是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里的“理论”泛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观点、范畴以及方法等。这里的“实际”泛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一切客观事物、真实情况。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在认识中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在实践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所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把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中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联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种具体表现。要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必须坚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
二、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理论指导实际,认识实际和改造实际不能脱离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教条,而是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实际的行动指南。毛泽东遵循这一原则,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对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了深刻的论述和发挥。他指出是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中,斯大林指出:“理论是概括起来的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当然,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可是,理论如果是在和革命实践密切联系中形成的,那么它就成为工人运动的极伟大的力量;因为理论,而且只有理论,才能使运动具有信心,使它有确定方针的能力,使它
f能了解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因为理论,而且只有理论,才能使实践不仅了解各阶级在目前如何行进和向哪里行进,而且了解这些阶级在最近的将来会如何行进和向哪里行进。”邓小平把中国革命和建设最根本的成功经验,归结为中国共产党人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