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人大法学综合课试题
中国法制史部分
一、解释下列名词
1、禁榷2、凌迟3、厂卫
二、填空
1、西周时期把过失犯罪称为眚,故意犯罪称为非眚。
2、《晋律》又称为泰始律或张杜律。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审判采用三级三审的体制。
三、单项选择
1、汉《九章律》在《法经》六篇基础上增加了____等三篇。
A.盗贼
B.户C.杂律
D.吏律
2、廷杖制度盛行于____时期。
A.唐朝
B.宋朝C.秦朝
D.明朝
3、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___时期。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四、简述《唐律》中“十恶”制度的主要内容
宪法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联邦制2、行政区划3、选民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个人财产权的保障
2、简述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条件和制定程序
刑法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过于自信的过失2、结合犯3、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二、简答题
1、简述数罪并罚的几种不同情况。
2、简述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民法部分
一、解释下列概念并举例说明
1、演绎作品2、转继承3、用益物权
二、简答题
1、简述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所附条件应符合的法律要求
2、简述我国《合同法》对债权人撤销权的规定。
2002年人大法学综合课试题中国法制史一、名词解释
1、《宋刑统》2、九卿“圆审”宪法一、名词解释
f1、言论自由2、宪法结构3、议会制二、简答
1、公民受教育权的基本特征2、国务院总理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关刑法一、名词解释1、犯罪故意2、连续犯3、玩忽职守罪二、简答1、简述犯罪的不作为2、简述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构成特征民法一、名词解释1、提存2、遗赠3、同时履行抗辩权二、简答1、简述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和效力2、简述财产所有权的民法保护2003年人大法学综合课试题法理学
一、名词解释1、立法程序2、法典编纂3、法律推理
二、简答题1、确定法的效力等级通常应当遵循哪些原则2、简要回答违法的构成要件。
中国法制史部分一、名词解释
1、爰书2、六赃3、京察二、简答题。1、简述《法经》的主要篇目和内容。2、简述《大清新刑律》所确立的刑罚体系
宪法部分一、名词解释1、特别行政区制度2、选区3、总理负责制二、简答题1、简述国家主席当选的条件和补缺制度
f2、简述我国公民人身自由的主要内容
刑法部分一、名词解释1、罪刑法定2、没收财产3、抢夺罪二、简答题1、简述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2、简述贪污罪的构成特征。
民法部分一、名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