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及隧道机械
一、前言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总规模达到16万公里以上。将要修建约5000公里的铁路隧道,在特长隧道、穿江过河隧道、城市隧道建设中,将有可能采用隧道掘进机法施工,但传统的钻爆法施工技术仍将作为一项基本的隧道施工技术在大多数的隧道施工中应用。我国铁路隧道现状与发展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建成的铁路隧道总长度已经超过7000公里,在建铁路隧道总长度已超过5000公里,即将开工和规划建设的隧道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预计到2012年,我国建成通车的铁路隧道总数量将突破1万座,总长度将突破12000公里。我国铁路隧道建设的总量已经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但是我国铁路软岩隧道施工的快速修建设备配套技术水平、施工装备及国产化仍处于隧道施工机械化初期,整体技术仍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主要表现以钻爆法为基础的机械化快速施工技术体系尚未完成,在机械化作业线设备配套技术、环境控制、施工安全与风险控制、岩溶高压水、大变形治理等方面,许多设备配套关键技术难题尚未取得突破,施工进度差别很大,事故隐患较多,工后环境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以钻爆法为基础的机械化设备配套在硬岩或围岩稳定性较好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快速施工,而且作业线的主要设备大多从国外引进,自主开发的品种少、质量较差、故障较多,主要技术性能参数与铁路隧道现有施工条件不匹配。设备国产化程度低,因而影响作业效率,难以形成先进的机械化作业线。特别是开挖出砟、喷锚、支护、二次混凝土衬砌等工序,设备国产化程度低,制约了全行业整体技术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目前隧道施工现状对于软岩和土质隧道,大多数仍采用人工作业,工序循环时间长,围岩扰动大,安全风险高,支护困难,进度缓慢,造成软岩隧道既不能快速施工,也不能形成机械化作业。国外隧道施工现状通过对瑞典和丹麦等国家隧道施工现场进行考察,技术人员发现,国外隧道施工从开挖、支护、钻注浆、锚杆、喷混凝土、出砟等各工序都配置了配套的全机械化作业生产线,机械化程度较高,且配套完整。隧道施工作业人员每班仅7人10人。隧道施工机械化面临的课题重点解决开挖与喷锚支护、装砟与运输、防水板铺设机械化施工作业线,控制围岩变形,完善我国软硬岩隧道全断面和台阶法施工的全工序作业线的机械化,尽快建立起合理的设备配套、协调运转机制,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理论指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