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开放式创新的七项原则
开放式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广泛地吸收创意、加速创新,哪些原则可以使你的开放式创新行动更具效率呢?
今年年初,美国《FastCompa
y》评出2010年度世界最具创新力公司50强,深圳企业华为、比亚迪赫然在列,这是前20名中仅有的两家中国企业。纵观30年来中国公司的成长轨迹,在各种不确定性之外,创新能力是一大批非垄断企业得以迅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技术、体制还是运营层面,缺乏创新的公司,在不成熟的中国市场被淘汰的概率是很高的。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过去10年里,为了更广泛地吸收创意、加速创新,更好地掌握顾客需求、把握市场机会,“开放式创新”应运而生,IBM、宝洁等公司为开展“开放式创新”提供了典范。根据对这些企业的观察,我们发现了使“开放式创新”更具效率的七项原则。
从领导做起:最优秀的CEO都会形成一种领导力理念,这种理念既全面又与公司的战略需要直接相关。2000年,宝洁CEO雷富礼建立了“联系与发展”(Co
ectDevelop)的开放式合作战略,审慎地推行与外部创新者甚至部分竞争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项目联合开发。宝洁的高级管理层都积极投身到这个项目中。
与顾客合作:开放式合作的标志之一,是它提供了将顾客的意见融入新产品开发的办法。1988年乐高的专利权到期后,这家丹麦玩具制造商允许顾客从乐高的网站下载软件来制造自己喜欢的玩具,还举办了最佳设计竞赛。如今,世界各地的乐高迷们利用乐高网站提供的虚拟工具来设计个性化的3D玩具,并在线购买这些玩具,还可以互相交流、共享设计创意。
互信和开放式沟通的文化:开放源代码软件的成功离不开高度的互信,至少是大家齐心协力消除了不信任感。比如,当IBM进入开放源代码世界以后,IBM通过论坛、维客和其他网络,使研发者能够较早地与更大范围的人取得联系。公司有成百上千的项目,可以让公司以外的顾客、竞争者以及其他有兴趣的设计者参与进来。每个项目都充分利用规模庞大的开放信息团队的智力成果,以分散和摊薄软件产品的开发成本。
持续改进催生创新:随着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品质运动的衰落,当时采取的某些品质提升措施进展较慢,使得一些追求立竿见影的管理者开始嘲讽持续改进,认为它只是迫于线性管理的产物,见效缓慢,官僚主义。而开放式合作赋予持续改进一个新的特性,那就是可以催生创新,正如宝洁的雷富礼所说的,“将一个新想法转变为收入和利润”
融入公司业务的各个方面:开放式合作依赖于社交联系体系,以及智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