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首先展示一些图片和一些资料,二氧化硫给人类生活和大自然带来的一些危害,因此告诉学生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它的性质。
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应该能够与水、氢氧化钠、氧化钙反应;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来看,二氧化硫中的硫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可以与一些氧化剂还原剂反应。通过阅读资料并通过探究试验让学生知道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3、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并书写方程式。4、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并向人们喧传尽量减少污染气体向空气中的排放。
二、教学策略:
1、对二氧化硫的认识从物质的通性、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物质特性这三个角度去认识、理解。
2、采用实验探究法。本课安排了较多的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二氧化硫的性质,让学生学会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去认识物质的性质,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了修改。。
3、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将STS的思想引入课堂,通过对酸雨等环境污染产生原因的探究和如何保护环境等问题的探讨,让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科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关心社会的积极态度,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4、根据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对教材中的各栏目进行详略不同的处理,并合理利用这些栏目来设计教学思路。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和了解二氧化硫的作用。2.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2.学会运用实验、资料、化学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2.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3.通过对食品图片以及商品标签的解读,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4.通过对二氧化硫功与过的讨论,培养学生辩证的哲学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
五、教学方法、手段
f教学方法:实验探究、阅读讨论、对比总结等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演示。
六、教学用品
1.多媒体投影、实物投影。2.实验仪器:矿泉水瓶(已收SO2)、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火柴、50mL小烧杯等。3.实验药品:蒸馏水、pH试纸、石蕊试液、KM
O4溶液、BaCl2溶液、H2O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