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EXCEL2000《分类汇总》教学设计计算机职专冯莉2005年7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章第七节EXCEL的数据表管理中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数据排序后编排的,是学生掌握数据统计分析的又一重要知识内容;也为学习后面的知识建立图表打下一定的基础。可见,这一课时的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对象分析:
所教班级为职一14、15班学生,基本上是注册生,我认为学生的最大问题在于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外地学生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另外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这些情况我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进行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教育理论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方面:(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分类汇总的概念掌握建立、清除分类汇总的方法掌握明细数据显示层次的控制。(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并加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我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分类汇总概念的理解及分类汇总操作方法的掌握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同时根据平时的教学发现,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术语、概念较难理解,所以我认为分类汇总概念的理解也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模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为此,我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出真知”的科学思想。由于本课时是新授课,我选择了讲授、演示,练习操作,讲评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完成任务阶段时,我是一个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学时,我注意观察学生,及时调控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始终保持良好的氛围,不断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f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网
七、教学策略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所以,我在本课时的教学时,要求学生按以下两种方式来完成任务和思考题的:1.自主探索让学生通过参考相关网上资源或课本知识及上机实践操作,从中探求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2.协作学习指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八、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出示一张“我校部分学生月平均消费情况表”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