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电子管,是一种最早期的电信号放大器件。被封闭在玻璃容器(一般为玻璃管)中的阴极电子发射部分、控制栅极、加速栅极、阳极(屏极)引线被焊在管坐上。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控制栅极注入电子调制信号,并在阳极获得对信号放大或反馈振荡后的不同参数信号数据。早期应用于电视机、收音机扩音机等电子产品中,近年来逐渐被半导体材料制作的放大器和集成电路取代,但目前在一些高保真的音响器材中,仍然使用低噪声、稳定系数高的电子管作为音频功率放大器件(香港人称使用电子管功率放大器为“胆机”)。
电子管编辑dià
zǐguǎ
电子管,是一种最早期的电信号放大器件。被封闭在玻璃容器(一般为玻璃管)中的阴极电子发射部分、控制栅极、加速栅极、阳极(屏极)引线被焊在管坐上。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控制栅极注入电子调制信号,并在阳极获得对信号放大或反馈振荡后的不同参数信号数据。早期应用于电视机、收音机扩音机等电子产品中,近年来逐渐被半导体材料制作的放大器和集成电路取代,但目前在一些高保真的音响器材中,仍然使用低噪声、稳定系数高的电子管作为音频功率放大器件(香港人称使用电子管功率放大器为“胆机”)。目录1表示2引脚识别3基本参数4发展历史5优缺点6种类7选用8如何延长9发展史10兴替11晶体管12效晶体管13工作条件14构造原理15检测151外观检查152用万用表检测1表示电子管在电器中用字母“V”或“VE”表示,旧标准用字母“G”表示。
电子管
f2引脚识别
电子管脚的识别电子管引脚3基本参数1灯丝电压:V;2灯丝电流:mA;3阳极电压:V;4阳极电流:mA;5栅极电压:V;6栅极电流:mA;7阴极接入电阻:Ω;8输出功率:W;9跨导:mAv;10内阻:kΩ。14发展历史1883年,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正在为寻找电灯泡最佳灯丝材料,曾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他在真空电灯泡内部碳丝附近安装了一小截铜丝,希望铜丝能阻止碳丝蒸发。但是他失败了,他无意中发现,没有连接在电路里的铜丝,却因接收到碳丝发射的热电子产生了微弱的电流。当时爱迪生正潜心研究城市电力系统,没重视这个现象。但他为这一发现申请了专利,并命名为“爱迪生效应”。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二极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了,这使爱迪生效应具有了实用价值。弗莱明也为此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1907年,美国发明家德福雷斯特(DeForestLee),在二极管的灯丝和板极之间巧妙地加了一个栅板,从而发明了第一只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