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1页(共7页)
管理学作业答题纸
信息管理概论作业01(第14单元)答题纸学籍号:学习中心:分数: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批改老师:__
本次作业满分为100分。请将每道题的答案写在对应题目下方的横线上。
题目1①说明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及其基本计算元器件、运行速度范围。
什么是现代计算机原理(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精髓?②计算机系统包括哪两个组成部分,它们的关系如何?③什么是计算机软件,它是否等同于程序?如何为软件分类,请具体说明这些软件分类。④硬件部分的核心部件是哪一个?请解释核心部件的结构和功能。请说明它如何决定计算机的性能?
50分
答:计算机的四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第一代(19461957年)是电子计算机,它的基本电子元件是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主要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磁带等。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限制,运算速度只是每秒几千次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仅几千个字。程序语言处于最低阶段,主要使用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编
f第2页(共7页)
程,后阶段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因此,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低,造价高,使用不便;主要局限于一些军事和科研部门进行科学计算。第二代(19581970年)是晶体管计算机。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10年后晶体管取代了计算机中的电子管,诞生了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晶体管,内存储器大量使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芯存储器。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相比,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逻辑功能强,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第三代(19631970年)是集成电路计算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1958年夏,美国德克萨斯公司制成了第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在几平方毫米的基片,集中了几十个或上百个电子元件组成的逻辑电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磁芯存储器进一步发展,并开始采用性能更好的半导体存储器,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基本运算。由于采用了集成电路,第三代计算机各方面性能都有了极大提高:体积缩小,价格降低,功能增强,可靠性大大提高。
f第3页(共7页)
第四代(1971年日前)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随着集成了上千甚至上万个电子元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计算机发展进入了第四代。第四代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是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