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仿真模拟试卷B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孟子弘扬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主张,强调“道不同,不相为谋”,对后世影响极大,这说明孟子
A.反对追求物质欲望
B.坚持将精神追求放在第一位
C.反对思想文化专制
D.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的意识
2.观察下图,对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解读最准确的是
f图1
图2
A.“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B.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C.神权与王权进一步结合
D.地方分权取代中央集权
2.B【解析】图1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以天子为首的世袭贵族掌握政权,图2反映的是秦朝的三公九
卿制和郡县制,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由此可见,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从贵族政治
到官僚政治的转变,故选B项。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公天下”变成“家天下”,A项错误;C项材料中
没有体现;图2体现了中央集权,D项说法错误。
3.汉武帝末年,普遍盛行“二牛三人”的耕作方法,后来主要为“二牛一人”和“一牛一人”,这反映出
A.耦犁逐渐成为主流耕作工具
B.动力革新促进牛耕技术进步
C.农业生产力长期得不到发展
D.耕作方式适应小农经济需要
4.“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整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这首诗赞颂的是
fA
B
C
D
4.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体现的书法
风格是草书,故C项正确;A项是篆书,与材料不符,故排除;B项是楷书,与材料不符,故排除;D
项是行书,与材料不符,故排除。
5.宋明以前,在传统伦理思想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一般借钱或办事都以诚相待,不打借条,不立契约,但宋明以后,按契约办事已成为习尚。以下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经营业务扩大和商品意识的增强B.农为本观念发生了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