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信息生产力
【背景链接】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在“新四化”中处于基础性、全局性的地位,大力促进信息生产力将使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取得先机。信息社会带来社会的巨大变革,包括基础设施的变化、要素的变化和结构的变化,创造出了信息时代的新的经济体系。采取增量崛起、存量变革、整体转型的路径是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也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深度解析】内涵分析信息生产力是由信息和知识劳动者、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以及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信息资源形成的新型社会化的生产能力,它与现代能源、材料、机械系统组成了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基本组成,物质为本体,能量为动力,信息为灵魂,其中信息是主导全局的核心。21世纪信息生产力是最先进的生产力,将构建全球竞争力的制高点。意义分析首先,信息技术具有更优的技术基础。蒸汽技术与电力技术等机器技术体系是近代工业生产力的技术基础。这种技术体系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具有耗费资源、污染环境、束缚人的创造性等突出的局限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则将技术要素的中心从资源利用转向信息集成,着眼于对人类信息器官的功能的扩展与延长,不仅突破了机器技术的缺点与局限,还发挥出更优的品质与功能,如计算机技术极大地延伸了人脑的功能、通信技术为人类提供了各种便捷、无污染的绿色信息通道、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全球范围的信息共享、信息存储技术为人类提供了多种信息存贮与检索设备等。这些技术及其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个体的创造力与自主创新精神,为人类开启了一个拥有无限可能性的全新世界,而这些都是单纯依靠机器技术所无法做到的。其次,信息生产力能更好地满足人的多层次、个性化自主需求。工业生产力以解决农业生产力时期的物质资料匮乏困境为目的,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满足人们的自然需求要求温饱与社会需求。随着全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每个人的个性化自主需求及其它高层次的需求愈加强烈,人们期望能快速便捷地得到“符合自己品味”的商品,而标准化的大工业生产无法满足这些需求。信息生产力运用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通过信息和知识的编码化的方式,低成本高效率地满足了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之上的更高的个性化自主需求:“大规模敏捷定制”既保持了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优势,且能迅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