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怀集一中活页教案
科目:高二语文
课型:必读模块:先秦诸子选读
课题《当仁,不让于师》
课时
三课时
执教者
班级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

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

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与弟子间深厚的感情。


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




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




2、自主学习、启发式、讨论法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弟子眼中孔子的形象以及孔子的为师之道。

2、通过讨论点拨,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的用法,领会孔子在学问道德方面的追求。
教学反思
审阅签字
f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万世师表最早是用来形容谁的?为什么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在弟子们的眼中到底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孔子对待自己的学生又是如何态度的?今天我们就揭开谜底,来认识一下孔子。
二、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
明确:一)、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课文第1、2、3则。二)、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课文第9、10、11、12、13则。三)、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课文第4、5、6、7、8则。
三、学习第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
一)阅读第1、2则,结合注释,自己疏通。1,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19第24》)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论语子张19第25》)
教师明确:
1,重要实词问题:毁、逾、伤。知、阶、邦家。2,虚词及若干句式的翻译:无以为也(无以:犹言“无用”,不要。“以”不易作确解,就不必解释了。)仲尼岂贤于子乎(于:比)如之何其可及也(如之:像这样,或不译。其:副词,加强语气,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