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变动分析
作者:许林海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第11期
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以区域协调发展为主基调的政策措施,区域经济开始进入了协调发展时期。本文从四大经济地区的GDP占全国比重、资本形成总额比重和最终消费比重三个方面对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动做了分析,指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带动力量主要是投资,而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并没有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
关键词:区域经济格局变动投资主导
1中国四大经济区基本概况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东部地区包括10个省市,土地面积占全国的955,人口占全国的3809,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350元,远高于其它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42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53,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86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占全国的547和4017。中部地区包括六个省,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07,人口占全国的267,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229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2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20,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45,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占全国的162和207。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土地面积占全国的715,人口占全国的27,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9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7731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23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176,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51,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占全国的206和295。东北三省土地面积占全国的82,人口占全国的82,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8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4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92,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43,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占全国的86和96。
2区域经济格局变动的特点及趋势
经历了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这两个阶段,总体上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三个时期,区域经济格局不断变动。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以区域协调发展为主基调,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发西部、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功能区划分等,在这些政策措施的引导下,区域经济进入了协调发展时期。
图1是90年代以来四个经济区的GDP占全国GDP比重的变动。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的经济重心,GDP比重远高于其它三个地区;东部地区GDP比重在2005年达到了顶峰,2005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