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结束后,很多学生又回到起点,行为习惯散漫、组织纪律不严,宿舍内务脏乱。这种现状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探究一种适应高职院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有效模式势在必行。
二、构建高职院校“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模式
结合当天高职院校国防教育的实际情况,逐渐构建新生军事技能训练、第一课堂军事理论教学、第二课堂国防教育活动“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国防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国防意识的全面提高。三级标题:五号楷体、前空正文两个字符,序号如文!(一)抓好新生军训工作,上好入学第一课请注意四级标题、五级标题一次用(1)、1),字体不变,和大学生军训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入学后的集中军事技能训练,是大学生入学正文一样五号宋体!后的第一课,通过集中军事训练,学习战士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爱国奉献、勇于牺牲的优良传统,有利于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提高组织性、纪律性,提高身体素质,为将来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1.抓条令教育,树军人意识,塑军人形象按照江苏省普通高校军事课课程建设要求,“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作为必选项目。军训期间重点按队列条令要求,加强学生常规军姿训练,包括站立、行进、队列、队形等,在队列训练与条例教育中,使学生树立强烈的军人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使之自觉塑造军人端庄、严肃、快速、利落的良好形象。2.抓基础管理,养文明习惯,成良好规范新生入学军训期间是学生养成文明习惯和良好行为规范的最佳时机。因此在军训开始,就要结合学院学生行为规范的有关规定,严抓基础管理,如作息、出勤、出操、宿舍内务、校园行为规范等。建立管理队伍,明确管理责任,加强过程考核,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教育处理,促使学生文明习惯和良好规范的养成。3.抓技能训练,长国防知识,强身体素质结合军训安排的实际,开展学生军事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训练,通过宣传资料展示、专题介绍等方式培养国防意识,增长国防知识,在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中使学生的的军事知识和身体素质均得到提高。结合征兵工作,在一年级新生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一方面持续加强国防教育,另一方面也为国防后备力量的储备奠定基础。(二)抓好军事理论第一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理论素养
2
f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印发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的通知》和《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