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点: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或制品加热到释放出的气体瞬间着火并出现火焰的最低温度。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10、燃点:在规定条件下,可燃物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对可燃固体和闪点较高的液体有重要意义,需将可燃物温度降至燃点以下。11、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不用任何引燃能源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12、火灾的防治途径:评价、阻燃、火灾探测、灭火等。13、理想的阻燃剂应当无色,易于加入聚合物或组成物中,对热和光的反应稳定,且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和非迁移性,对聚合物的物理性能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阻燃剂本身毒性较小,不增加材料燃烧中的毒性。14、典型火灾的发展规律:初起期(阴燃冒烟)、发展期(轰燃)、最盛期通风控制火灾、减弱期、熄灭期。15、火灾探测原理:接触式探测(接触烟气)、非接触式探测(根据火焰或烟气的光学效果探测,分:光束对射式、感光式、图像式探测器)二、灭火原理、方法及分类1、灭火的基本原理分4种:冷却、窒息、隔离、化学抑制。前三种是物理过程,化学抑制是一个化学过程。2、灭火基本措施: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点火源、阻止火势蔓延。
f3、灭火剂有:水、气体、泡沫、干粉。4、灭火时水的形态有:直流水和开花水(固定火灾,闪点在120度、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
的重油火灾)、雾状水、细水雾水。5、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
1)、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火灾。汽油、柴油、煤油。苯类、醇类储罐。2)、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如金属钾、钠、碳化钙应用砂土灭火。3)、硫酸、盐酸和硝酸引起火灾,不能用水流直接冲击。飞溅后遇可燃物爆炸,灼伤人。4)、电气火灾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扑救。(触电)5)、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设备遇水骤冷,引起形变或爆裂。6、气体灭火剂:二氧化碳、七氟丙烷灭火剂(国外称FM200灭火浓度低、灭火效力高,无污染)、混合气体IG541灭火剂。(隔离、窒息)7、泡沫灭火剂:高倍数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倍数高(2011000倍)。可用于油轮、油罐等。不能用于船舶、贵重仪器。(隔离原理)8、干粉灭火剂:在灭火速率、面积、等效单位灭火成本有优势,应用广泛。(化学抑制、窒息、冷却灭火原理。)9、烟气控制的方法:排烟、挡烟。三、点火源及其控制1、点火源:能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2、控制点火源引起火灾的方法:1)、化学点火源引起火灾的成因及控制。
化学自然着火。分与水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