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个未来的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建筑材料的一些基本知识是他必须具备的,是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能够合理选择使用建筑材料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虽然建筑材料种类、品种、规格繁多,但常用建筑材料品种并不多,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对常用的有代表性的建筑材料的学习分析,可以举一反三,为在今后学习、工作中了解和学习运用其它建筑材料打下基础。因此,建筑材料课学习时要注意抓住一个中心,即材料的性能,但如果我们孤立地去识记这一性能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只有通过学习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与其性能的内在联系,以及影响这些性能的外部因素,才有可能在本质上认识它。
f此外,在学习建筑材料时,可把相关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建筑材料基本知识”,所谓基本知识是指在土木工程中与建筑材料有关的术语、材料牌号、材料技术指标标准;第二层次为建筑材料基本性质,它包括材料的生产工艺,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与性能的关系及其理论影响因素。这一层次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并能运用已有的物理、化学、数学理论知识对上述关系进行分析;第三层次是建筑材料的基本技能,指能够结合工程实际,正确选用材料,而且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材料进行改性,以及设计计算材料配比,材料强度、耐久性等,上述三个层次也是本门课考核的重点。在学习中通常可以通过对比方法找出各种材料的共性和各自特性。此外,要抓住建筑材料中典型材料、通用材料、举一反三,紧密联系工程实际问题,在学习中寻求答案,可能会更加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建筑材料课程各部分权重比例大致可以按下述划分:建筑材料基本性质土材料防水材料10-12胶凝材料12-18混凝8-10
40-45砂浆
5-8建筑钢材5-8
8-10砖、石及其它材料
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重点及思考题重点与要求1
f1、本章是各种材料基本性质的归纳,首先应掌握这些性质的基本定义、物理意义、技术指标及所用单位,在后面章节讲到具体材料的这些性质时再前后呼应,加深印象。2、了解材料的几种典型结构与构造,以及它们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从而建立材料结构、构造与性质之间有规律性联系的概念。复习思考题1、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2、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视密度、堆积密度概念及孔隙率、空隙率计算方法。3、材料的亲水性、憎水性以及吸水性,吸湿性、抗渗性、耐水性和抗冻性的概念及指标。4、材料强度的微观概念和理论强度。5、材料强度的常见类型及影响强度的因素。6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