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上,人流感的流行相对较快,通常从大城市开始流行,在人员密集的地区易造成大流行。从临床表现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上呼吸道症状比流感轻,但下呼吸道较早、较严重,病死率也较高。
(十一)我国流感的高发季节是什么?我国流感的流行有一定的地域和时间特点,北方流行多发生在冬春季,南
方则有冬季和夏季两个流行高峰。三、流行性腮腺炎此病为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腮腺肿胀带有疼痛感为其特征,
多数患者有发烧和轻度全身不适感。少数病人脑膜、肝、心、胰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此病潜伏期一般平均为18天,多数患者先发现耳下部腮腺肿大,也有的患者先出现发烧、身体不适、食欲不振,过数小时或2天后发现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肿胀部位有疼痛,开口咀嚼时更明显,颊内腮腺管口可见红肿,肿胀可持续4~5天,以后逐渐减退,整个病程约7~12天。
f预防措施:患者必须隔离,直至肿胀完全消退后一个星期方可解除。腮腺炎患者需卧床休息,吃流质食物,可用硼砂溶液漱口,发烧高者可吃退烧药,呕吐重、不能进食者,可采取输液治疗,采用中药疗法主要以清热解毒为主,也可用中药西制的方法制成腮腺炎注射液,肌肉注射,局部冷热敷均可减轻疼痛,患处敷上如意金黄散效果较好。
四、手足口病1、何谓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小儿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2、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该病发病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儿突然起病,发热通常在38℃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在患儿手、足、口腔粘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患儿往往会流涎、拒食,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患手足口病后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弛缓性麻痹、心肌炎等,这类患儿大多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多在发病后3-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3、手足口病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的?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但成人由于自身免疫机能的完善,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而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