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中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Si28B11S32C12N14O16Ca40Na23Fe56Al27Cu64
Cl355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有机非金属材料C.“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D.“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的甲醇所含的氢原子数等于2NAB.常温下,Na2O2与H2O反应生成1molO2时,转移电子数是2NAC.标准状况下,224LCl2溶于水中达到饱和,可得到HClO分子的数目是01NAD.1L1molLCuCl2溶液中含有的铜离子数为NA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A.间二甲苯也称为14-二甲基苯C.实验室由乙醇制备乙烯为消去反应1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编号A实验内容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18molL和01molLH2SO4溶液的pH实验目的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B.C3H6Cl2有3种同分异构体D.所有的酯都有香味并且都易溶于水
B
比较不同浓度H2SO4的酸性强弱
f配制FeCl2溶液时,先将FeCl2溶于适量浓盐酸C中,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浓度,最后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铜粉向10mL02molL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DmolL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11.如右图为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过程中,电子从正极转移到负极B.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C.正极反应式为:M
O2+4H+2eM
2+2H2OD.若CmH2O
是葡萄糖,当电路中转移了6NA电子时,消耗的葡萄糖是1mol。12.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有关数据如下表:元素代号原子半径pm主要化合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W和Y形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C.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于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D.工业上经常采用电解Z的氯化物溶液制备Z单质13.常温下,向20mL02molL二元酸H2A溶液中滴加02molLNaOH溶液,有关微粒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图象中可知H2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