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诗歌共305篇。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为“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首(“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孔子评价《诗经》为“诗无邪”。韩愈称其“正而葩”,“葩”为华丽有文采之意。《诗经》按其内容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指十五国风,共160篇。大部分为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篇,主要为宫廷乐曲歌词,为周代贵族所作乐歌。也有一部分民歌。
f颂,分为“商颂”“周颂”和“鲁颂”三颂,共45篇,主要为宗庙祭祀的乐歌。其中,国风中的诗歌,许多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
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诗经》的精华。与屈原的《离骚》被合称为“风骚”。《诗经》中诗歌的来源有“采诗”一说,即由朝廷派专人去民间收集各地民歌。《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赋,“赋者,铺也”。朱熹称赋即为“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铺陈、排比。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譬喻、比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即起兴、起情,通过先言之物的特征而产生某种类似的感受与联想,再引出所要吟咏的主要对象,通常用于一首诗的开头或一章的开头。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比和兴有时很难区分,所以我们一般笼统的称为比兴,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风雅颂是诗经的艺术表现形式,赋比兴为诗经艺术表现手法。
三、齐读正音,疏通字词。
1、学生齐读。1、正音。2、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四言诗的节奏韵律非常明显,为二二式,两个节拍。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4、3分钟时间讨论、梳理诗歌字词、内容。5、学生梳理文章内容。
四、问题探究
1、概括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章:许婚
恋爱
第二章:迎娶
f第三章:劝诫
婚后
第四章:被弃第五章:反省第六章:决绝决裂很明显,本诗是按照事件发展过程“恋爱婚后决裂”这个条线索展开的。本文为一首叙事诗。2、叙事诗中人物为主体,本文有两位主人公女子与氓。那本诗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小组讨论3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