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训练有素的缉毒犬闻到毒品的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C、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由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没有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D、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11.【解答】解:A、蓄电池放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水力发电是由于水的流动发电,无化学变化发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第9页(共17页)
fC、内燃机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火箭升空需要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燃料燃烧能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12.【解答】解:A、取样品,加水溶解,溶液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溶液温度基本不变的是氯化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错误;B、做保险丝的金属材料需要熔点低,故B错误;C、组装实验装置应该先下后上,故C错误;D、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氨气,所以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故D正确。故选:D。13.【解答】解:A、烧杯内部有水雾说明生成有水生成,水中含有氢元素,所以烧杯内部有水雾生成,说明蜡烛的成分中含有氢元素,故A正确;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试管内液面上升,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故B错误;C、导体放在磁场中,它会受到力的作用,这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即电动机的原理实验,故C正确;D、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利用另一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未点燃蜡烛与所成的像去比较和确定像的位置,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D正确。故选:B。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每空1分,共31分)14.【解答】解:根据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可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源是短时间内不能再次产生的,是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故答案为:不可再生;CH42O215.【解答】解:(1)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
第10页(共17页)
CO22H2O.在太阳
CO22H2O;聚变.
f(2)将铁丝接通电源,预热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