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上世纪就已经出现,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吸收传统学徒制的优点并融合现代学校职业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学徒制。德国的双元制被认为是“现代学徒制”的典范,其重要的特征是完善的立法体系。1969年,德国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双元制的法律地位,将企业与国家、政府有机结合在一起。
我国在借鉴西方现代学徒制经验基础上,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参与以及教师和师傅深入指导为支撑,把企业标准、企业项目、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与育人过程深度融合,形成了“学生与员工一体、教师与师傅一体、教学与生产一体、学业与产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明确了校企“双育人”的培养理念
为了让学生具备企业需要的职业技能,现代学徒制普遍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考核标准等培养方案,学生在学校主要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在企业则以学徒的身份接受企业师傅的培训和指导,其中在学校学习占4030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占6070的时间。实施现代学徒制后,企业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介入,全程参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增强,学习主动性得到提升,对职业规划有了正确的定位。而“学徒”身份的体验,接受企业文化熏陶,接受企业安全、责任、纪律等教育活动,其职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2)提升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水平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过程普遍采用双导师制,即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并完成教学任务。这增强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学校可以聘任企业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并通过人员交流引进企业优秀的文化理念和先进的产品开发技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3)完善了职业教育管理与运行机制
学校为保障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有效地实施和学生的基本权益,一方面需要与企业一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指导合作企业制定学生在企业实习的管理办法。
(4)建立以目标考核和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等相结合,积极构建多方评价机制,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职业迁移能力。
四、结束语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现代学徒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