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参加职业技术学习的学生不到10。造成这种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育观念比较陈旧,国际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市场日新月异,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需求量急剧增加,而中国职业教育存在教育和市场严重脱节的现象,(内地的职业学校尤为突出)以至于培养出来的一部分技术工不能适应社会,就好比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没人要,放在仓库里就成了废物;其次就是多数职业学校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到的知识就有局限。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就必须进行改革,“课改”就是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便是职业中学办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其于我国现阶段职业中学办学模式的关系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不一致。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劳动力最多的国家。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劳动力总量将是供大于求,就业形势严峻。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各单位实行减员增效和下岗分流政策,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失业率将在6以上。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专业特长,去选择职业,去积极创业,这都是我们即将面对,迫在眉睫的事情。我国每年大约2000万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约1300万人,
f还有以农村初中毕业生为主的约700万人没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的培训,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其次,各地区职业中学的办学规模也不一样。总体上呈现出东南强、西部弱的局面。个别地区的职业学校过多、过滥,“一窝蜂”的出现;还有些地区的职业学校却惨淡经营,难以自保。以重庆市合川区职业教育办学为例:全区共18所中职学校,其中2所国家办学(合川区职业教育中心、渝南职中),16所私人办学里,还有24所没有办学资格,办学条件也极差;在招生方面,除了职教中心每年招生在8001600人左右,其他学校招生人数在200400人之间,学生流失也相当严重。总的来说我们国家的职业学校不同程度的出现专业设置重复、单调、老化,没有前瞻性;在办学定位、培养方向、资金来源上把握不准,对办学模式的研究也还不够深入。种种情况致使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课题研究至关重要,势在必行。从我国目前的办学格局来看,政府包揽过渡到了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在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上,主要有职业高中、中专、技工学校等。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特别是职业高中的发展,除了政府部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