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也无法幸免。企业破产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因而如何在企业破产之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减震措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早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就开始通过对破产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以期提前对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发出预警。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西方国家掀起了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的高潮。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财务风险预警不仅在理论上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而且在政府外部监管、银行商业贷款评估、企业内部控制、投资者投资决策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国内,财务风险预警研究才刚刚起步。新中国第一部统一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1993年7月1日正式开始生效,于才把全国各行业的企业会计工作统一到一个标准上,实现了会计指标的统一。在此之前,由于企业财务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财务风险预警研究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破产问题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大家关注的焦点又都集中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其行为的规范和业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证券市场的兴衰。中国证券市场历经十三年的发展,规模日益增大,截至2003年9月29日,中国证券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280家,流通市值1350926亿元。但是我们看到,随着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大,上市公司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良莠不齐,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包装上市的目的,利用市场本身法规的不健全和监管的不成熟恶意造假,损坏了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证券市场的秩序。这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失衡,生产经营管理混乱,因而一上市就连年亏损,从而给投资者带来了巨额损失。市场监管的不完善,加上上市公司的虚假行为,沉重打击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2003年7月份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户数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证券行业的发展出现边缘化趋势,市场笼罩着悲观失望的情绪。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鉴别质地不同的上市公司,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比较找出最佳的预测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方法,以期向监管部门和广大投资者揭示,哪些上市公司已经进入了财务困境的预警区,是我们应该加以关注或警惕的对象。之所以选择上市公司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因为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上市公司必须遵循严格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所得到的财务数据较为准确和可靠。
f二、研究意义
企业破产的影响面是相当广的,投资者、公司管理层、员工、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