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A.《考工记》B《神农本草经》C《齐民要术》D《梦溪笔谈》
f13.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利,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免役收庸法④方田均税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4.11271368年,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对这两次过程相同点的认识是A.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B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C.实行行省制度D接受汉族文化,推动自身进步15.下列职官或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财政的是A.西汉刺史B唐朝户部C北宋三司使D明朝成宣布政使司16.下列关于汉代官吏的分析,正确的有①察举制是选用官吏的主要途径②地方官要回避本籍③官吏有任职时间规定④罪犯子孙不得为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7,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18.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使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实行参知政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9.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20中国古代历史上屡次出现的南北分裂或对峙,最终多以北方政权统一南方政权为结局。以下哪次统一却改变了这一定势”A.隋朝统一B北宋统一C明朝统一D清朝统一21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2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点,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周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A.先秦儒学B汉代经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23.达赖和班禅是西藏的宗教领袖,从乾隆年间起,其继承人由A.金瓶掣签确定B宗教上层人士推举C.中央政府直接任命D达赖、班禅互相指定24.据《明史外国传》载:崇祯时,历法益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令其徒罗雅谷、汤若望等,以彼国新法相参校,开局篡修。文中的其是指曾与徐光启长期合作的A.白晋B利玛窦C南怀人D巴多明25.加强对管理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