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杜甫诗三首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
一、教学目标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内容(一)关于古体诗与近体诗
旧诗有古体、近体之分,此诗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往体诗”。按每行诗字数可分为四言、八言、七言、六言、杂言等。每首诗不拘字数,不求对仗,不讲究平仄和押韵,节奏也较自由。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使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和绝句的统称。每诗句数固定(排律诗除外);每句字数固定;押平声韵,不换韵,位置固定;讲究平仄对仗。
律诗是近体诗(与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律诗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押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要求押平声且一韵
到底。2.对仗: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3.平仄:律诗和绝句的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所谓“失粘”,应该是指邻句不相粘“粘”的意思是两句诗的平仄相同,而邻句则
是指下一联的上句和上一联的下句。与“失粘”类似的规则,还有“失对”,也就是同一联的上下两句没有平仄相对。
f(二)秋兴八首(其一)(加录音朗读)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f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三)知识点梳理(词语理解)
①玉露:白露。②凋伤:使草木凋零衰败。③萧森:萧瑟阴森。④兼天:连天。“兼”,连的意思。⑤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⑥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⑦接地阴:风云盖地。⑧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⑨系(jì):系舟上岸。⑩寒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