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因素:1管理成本2工作实用性3工作适用性。7一线人员宜采用以实际产出结果为对象的考评方法,而管理性或服务性的工作人员宜采用以行为或品质特征为导向的考评方法;总经理、管理人员或专业人员宜采用以结果为导向的考评方法。8为了切实保证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必须采取“抓住两头,吃透中间”的策略,吃透中间是指寻求中间各层管理人员的全心投入。9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提高员工工作绩效:1目标第一;2计划第二;3监督第三;4指导第四;5评估第五。10为了保证考评的公正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当确立两个保障系统:1公司员工绩效评审系统;2公司员工申诉系统。11在绩效管理的总结阶段,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对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一次全面的诊断分析。12绩效面谈的种类:按具体内容分:1绩效计划面谈;2绩效指导面谈;3绩效考评面谈;4绩效总结面谈。按具体过程及其特点分类:1单向劝导式面谈;2双向式倾听式面谈;3解决问题式面谈;4综合式面谈。13有效的信息反馈应达到以下要求:1应具有针对性;2应具有真实性;3应具有及时性;4应具有主动性5应具有适应性。14正向激励是通过一系列行为标准,以及与之配套的人事激励政策如奖励、晋级、升职、提拨等,鼓励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工作的策略。15负向激励策略采用惩罚的手段如扣发工资奖金、降薪、调任、免职、解雇、除名、开除等。16为了保障激励策略的有效性,应当体现以下原则要求:1及时性原则;2同一性原则;3预告性原则;4开发性原则。17由于考评者与被考评者在绩效目标上的不同追求,可能产生三种矛盾:1员工自我矛盾;2主管自我矛盾;3组织目标矛盾;18为了检查和评估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性,通常可以采用
以下几种方法:1座谈法;2问卷调查法;3查看工作记录法;4总体评价法。19由于采用的效标不同,从绩效管理的考评内容上看,绩效考评可以分为品质主导型、行为主导型、效果主导型三种类型。20品质主导型的绩效考评,采用特征性效标,以考评员工的潜质为主。很难具体掌握,并且考评操作性及其信度和效度较差。涉及到员工信念、价值观、动机、忠诚度、诚信度,以及一系列能力素质。21行为主导型的绩效考评,采用行为性效标,以考评员工的工作行为为主,行为主导型的考评重在工作过程而非工作结果,考评的标准较容易确定,操作性强。适合对管理性,事务性工作进行考评,特别是对人际交往频繁的工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