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
西藏拉萨外语学校卢国伦【摘要】新课程特别指出“教学是生活的内容,学习是学生生活的方式,生活是教学的源头”这些话恰当的说明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研究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问题,在对“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与建议。【关键词】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一、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概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政治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政治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政治,体会到政治课堂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政治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政治的魅力。通过教学,使师生的课堂生活丰满充盈,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所学的知识由四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书本知识、教师个人世界的知识、学生个人世界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这里所讲的知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书本知识、间接知识,它包括对人的生命发展有价值的多方面知识。这些知识蕴含着师生双方各自的热情投入、隐性知识、思想意识等,并在参与意义的创生中获得新的知识,使知识得以生成。生活课堂的教学过程通过师生双方智慧的碰撞而不断地体验着、升华着情感。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是认知范畴,而是已经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在这种教学生活中,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的体验、人格的健全与提升的过程。二、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紧扣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各模块的主题。所选择的事例,所引用的数据均要围绕该模块的主题,而且应当精确到所授课内容中的具体主题来进行,以避免生活化过于发散,导致主题迷失。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三个必修模块,按照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主题就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日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