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摘要: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由于人们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对新课程理念把握不到位,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教学内容的泛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重视教学方式多样化,切实体现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改革高中语文问题对策一、高中语文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新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虚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语文课程设计了三个维度的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来说指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提高知识积累能力,感受、体验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等。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课程目标是每位高中语文教师尤为关心的问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对于新课程目标了解不够深入,出现了一种盲目执行的现象,以致于使新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误区,导致三维目标虚化。2课堂教学时的活动体验与讨论探究有其形而无实用,造成探究性学习的泛化。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架空文本、淡化语文知识的现象。不少公开课课堂气氛活跃,一会儿音乐欣赏,一会儿书画展示,又是课本剧演出,又是多媒体运用,花样翻新,眼花缭乱。表面上学生主动性增强了,可课后一问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茫然。课堂教学持续有效的“多元对话”变成了毫无启发作用的“满堂问”。3滥用多媒体导致教学过程的肤浅化。多媒体以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力,确实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课堂的容量方面、师生的互动交流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加上现在学校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语文课堂上的音像多了起来,也热闹了许多。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滥用多媒体使教学过程的肤浅化也多了起来:花样翻新的图片引入、教师预设的整体感悟、肢解文本的精读赏析、文本某点的拓展延伸……其实,真正的新课程改革是凸显教师的个人风采、突出文本特色、形成多样化的教学风格的探究过程,多媒体只能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4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脱节。学生很少能自觉地运用语言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语文问题,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单一,基本上单靠课堂这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