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贞丰县石漠化治理“坪上模式”调研报告
孔德跃
地处贞丰县珉谷镇东北部的坪上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近年来,为改善坪上村及周边地区(以下统称“坪上片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引导发动群众大面积种植以金银花为主的经济作物,探索出了一条被称为“坪上模式”的中海拔喀斯特岩溶山区种植金银花和治理石漠化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成功路子。一、“坪上模式”的基本情况贞丰县珉谷镇坪上村总面积8085亩(其中耕地面积2289亩),在村级整合前,含坪上、榨房、马槽井、红岩、白岩和柳家湾等6个村民组,总人口752人,最低海拔870米,最高海拔1250米,年均气温166℃,年均日照15492小时,年降雨量1400毫米,无霜期340天左右。1990年以前,由于大面积开荒种植玉米等作物,坪上村植被遭受毁灭性破坏,岩石裸露面积增加,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仅为93。生态环境的日愈恶劣,致使该村有92的农户生活水平低下,靠吃救济粮和返销粮度日。199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676元,人均吃粮不足150公斤。从1998年以来,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坪上片区因地制宜,积极引进和发展金银花产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石漠化治理,逐步改变了坪上片区的落后面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经济效益上。坪上片区的传统经济作物是玉米,与其他喀斯特岩溶山区一样,其产量、产值均较低。按每亩土地中石头与土壤6:4、7:3、8:2三种比例估算,种植玉米的产量分别约为120公斤亩、90公斤亩、60公斤亩,产值分别约为156元亩、117元亩和78元亩(按现价13元公斤计)。而这三种类型的土地,种植金银花的最低产量(即按每亩土地中石头与土壤8:2比例估算)约为16公斤亩(鲜花),相应产值约为256元(按现价16元公斤计),经济效益至少是种植玉米的3倍以上。据统计,2007年,坪上片区共种植金银花4200余亩,产值达400余万元,加上其他种养业的收入,该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676元增加到2000余元;坪上村种植金银花收入超过5万元的人家有8户,3-5万元的有11户,其他种植户年收入均在8000元以上。此外,由于金银花成熟时恰逢农忙季节,采摘期非常短,一到开花季节,坪上片区家家户户都需雇人采摘,不仅留住了该片区的劳动力,还吸纳了周边县、乡(镇)的富余劳动力上百人,其月平均收入在500元以上。在生态效益上。过去的坪上片区岩石突兀,每逢大雨,便山洪暴发,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种植金银花后,由于其具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