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地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有显著差异。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流动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超过一半,远远高于流出地农村人口初中文化构成比重,这与2004年全国6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反映出相同的结果。2004年6城市流动人口调查表明,在流入本地的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绝对优势,占流入本地流动人口的7017;文盲和半文盲比重相对较低,仅占466。未流动人口家庭成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流入本地的调查对象中,其他未流动家庭成员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的人口仅占5144。(3)流动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流动从本质上说是劳动力在流动。在流动人口中,1545岁之间的年轻劳动力成为流动人口的主流。我国流动人口年龄构成年轻是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无论是第五次人口普查所显示的有699的流动人口年龄在1549岁之间,还是近期内调查结果所得到的流动人口年龄构成,都体现出了这一显著特征。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03年9月进行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研究专项调查》表明,岁以下40(不包括40岁)的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90;又如2004年全国6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也表现出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具有显著的年龄聚集特点,调查表明与全体登记人口年龄结构相比,流动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1545岁之间,占流动人口80以上。(4)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为主。流动人口流动诱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原因,流动人口对收入状况的考虑是流动人口跨越城市化障碍、克服流动过程中产生问题的重要诱因。虽然收入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但从2004年全国6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登记流动人口收入情况仍可以粗略地看到,流动人口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90以上,其中有接近45的流动人口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由此可以推断,与流入地劳动力收入相比,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人群为主。流动人口不仅在收入分布上存在收入较低的特点,而且收入分布的区域差异也比较明显。显然
6
f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月均收入比落后地区高一些,如广东东莞、江苏常州等地流动人口收入相对较高,月均收入在500元以上的流动人口的比重分别占891和774;而河南洛阳、甘肃兰州、四川成都流动人口收入较低,月均收入在500元以下的比重分别占6918、6729和6292。3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因素(1)经济发展因素就我国而言,经济的发展是流动人口出现的主导因素。很多时候,人们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往往愿意背井离乡,到经济发达、机遇更多的城市打拼。尤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