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师范学院科研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题究姓学系专年名:
张林香池阿虾孙文香蒋荷花邢冰婷
目:社区教育活动对中班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研
号:090908119090908120090908121090908122090908123别:业:级: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学前教育(1)班09级孔凡芳
指导教师:
2010年
11月
2日
f选题依据(课题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涉及领域的研究一、选题依据现状等)(一)问题的提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实施中,《纲要》还提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这充分说明了幼儿教育与社区教育息息相关。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比较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而忽视了其亲社会性的发展,致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偏低,普遍存在着自私、任性、缺少同情等问题。为此,我们将对幼儿在社区教育活动中亲社会性的发展进行实践研究。现状分析在日常活动中,中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如何呢?我们经常能看到以下的场面:孩子们互相争抢玩具,谁也不让谁;看见小朋友摔倒了很少有人去扶一把……幼儿所表现出的“自我中心”意识,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与同伴相处,时间久了容易影响幼儿正常的学习生活,也不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同时,这也不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此,我们开展了中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调查活动,我们从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独立性、合作精神、同情心等十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中发现,某幼儿园中班幼儿
f在亲社会行为方面的大致情况有以下三方面:(1)幼儿在园、在家亲社会行为表现不一致。从家园两方面的表现来看,小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并未内化、巩固。我们从本园三个班级的88位家长和6位教师的评定结果来看,幼儿在园的表现总体上优于在家的表现,幼儿有一部分行为在园表现良好,但回到家中就比较随心所欲。比如小班幼儿吃饭是个很好的事例:在园有80的幼儿能“经常做到独立吃饭”,但回到家后“经常做到独立吃饭”的只有34了。又如交往能力、文明礼貌、勇敢等方面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2)各项调查指标发展的不均衡性。在文明礼貌方面的表现:幼儿“经常做到使用礼貌用语”占样本的35,但还有6的幼儿“很少做到”。独立性方面的表现:“经常做到”和“有时做到”独立吃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