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题,所以纯公共产品一般应由政府提供。准公共产品亦称为“混合产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混合产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准公共产品的范围较宽,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在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4、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和解决外部效应的措施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外部效应可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负的外部效应的关键问题,就是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正的外部效应的关键问题,就是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在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不足的状态。为了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高,政府便采取了一些措施,调整私人边际效益或成本,使外部效应内在化。外部效应的内在化过程也就是外部效应得以矫正,资源配置由不具有效率到具有效率的过程。矫正负的外部效应政府采取的措施是矫正性的税收,其操作方
1
f法是:对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大小的税收,以此将征税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其突出特征是其数额同外部边际成本相等。矫正正的外部效应的措施是进行矫正性的财政补贴,它则着眼于私人边际效益的调整。其操作方法是;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按照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外部边际效益的大小发放财政补贴,以此将补贴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效益相一致的水平,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所以其突出特征则是矫正性的财政补贴数额与外部边际效益相等。
5、投票悖论及其所说明的问题?答:投票悖论也称做是“孔多塞悖论”,指的是在通过“多数原则”实现个人选择到集体选择的转换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或非传递性。投票行为的作用是将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在多数投票原则下,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结果。按照逻辑上的一致性,以投票的多数规则来确定社会或集体的选择会产生循环的结果。结果,在这些选择方案中,没有一个能够获得多数票而通过,这被称作“投票悖论”,它对所有的公共选择问题都是一种固有的难题,所有的公共选择规则都难以避开这种两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