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识图》教学大纲
一、说明1.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为为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投影理论和有关国家标准,熟悉基本绘图知识和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能读懂较复杂的机械零件图和机器部件的装配图,结合各专业实践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2.课程的任务和内容
1.熟悉图样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几何作图的方法。2.熟悉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投影作图的基本方法。3.掌握机件形状常用的表达方法,了解第三角投影。4.掌握零件图的概念、视图选择、尺寸标注、技术要求,能识读较复杂的零件图和绘制简单的零件图。5.掌握公差与配合的概念、内容、代号及其标注。6.熟悉常用零件的画法,了解焊接图和展开图的画法(汽车钣金模块的学生应掌握展开图和焊接图的画法)。7.掌握装配图的概念、内容,能识读汽车部件的装配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正投影法及基本及体的视图、轴测图、组合体、图样的基本表示法、零件与部件的表达、机械图样中的技术要求、零件图识读、装配图识读等。本课程概括性地说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基础。包括国家标准有关规定、图示原理和绘图方法、轴测图画法及读图的基本方法等。(2)机械图样的表达。包括图样的基本表示法、常用件及常用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和部件的表达等。
1
f(3)机械图样的识读。包括图样上技术要求的注写和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读方法与步骤等。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能用图形表达物体形状,并由已知画好的图样想像物体形状,初步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学习本课程应注意以下五点:(1)教学中要自始至终把物体的投影与物体的形状紧密联系,既要想像物体的形状,又要思考作图的投影规律,同时还要结合生产实际完成一系列制图作业。(2)在学习过程中应贯彻以识图为主,以绘图促识图的原则,教学要采用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效果,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3)教学中要让学生逐渐了解和熟悉《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4)本课程总共教学课时为96时,分两学期完成,其中第一学期完成64学时,内容截止到(§77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第二学期完成32学时。(5)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宜根据各专业实际做适当调整,并有所侧重。
二、学时分配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