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⑤装置B中与空气相通的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外气压平衡,使液体顺利地进出其中错误说法的个数是A1B2C3D48向某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
、Cu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蓝色滤液B;再向B中加入一定量Z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C和滤液D。取滤液D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①滤渣A和C中都一定有Ag,可能有Cu②取滤渣C加足量稀盐酸后肯定无明显变化③滤液B和D中溶质成分相同④滤液B的质量比滤液D的质量小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A.4B.3C.2D.1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6分)284分下图A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B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A1B图中x,该粒子的符号是
B。
2下图是钠与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钠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反应前反应后
f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9(4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相等.(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填“>”、“”或“<”).(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下同)A.溶剂质量一定变小B.溶质质量一定变大C.溶液浓度可能变大D.溶液质量可能不变(4)现有同时含甲、乙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该溶液中提取纯净的乙物质,具体的操作是。30(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探究活动。探究一:A、B、C、D分别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水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⑴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化学式,下同)。⑵物质D是。探究二:【实验一】探究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一定温度下,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绘制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⑶图中P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种溶质。【实验二】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取适量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产生气泡。⑷产生的气体是,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实验三】检验实验废液成分。取收集在废液缸中的上述两个实验产生的废液样品,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废液中除含有氯化钠、硫酸钠,还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其实验流程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所示。
氢氧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