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变异
D.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9.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
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
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58、14
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10.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
50。下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A或a基因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
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曲线甲所示,该种群将进化成新物种
2
fB.曲线甲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变化曲线
C.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环境引起的变异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而不是决定表现型的基因
11.某昆虫的长翅B对残翅b、黑体E对灰体e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环境导
致bbE_基因型和B_ee基因型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虫BBEE与雌虫bbee交配,则
F2群体中E的基因频率是
A.50
B.60
C.40
D.100
12.下列有关变异和生物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工诱导的基因突变,能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进行,即都是有利的
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
D.利用八倍体小黑麦的花药经过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是四倍体
13.在一批野生正常翅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变个体在培养过
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又恢复为正常翅。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
体。回复体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一是H又突变为h;二是体内另一对基因RR或Rr突变
为rr,从而导致H基因无法表达即: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但是R基因
的正常表达是H基因正常表达的前提。第一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
第二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假回复体”。请分析回答:
1表现为正常翅的果蝇中“假回复体”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2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为HHrr还是hhRR。现有三种基因
型hhrr、HHRR、hhRR的个体,请从中选择进行杂交实验,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