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采用的核心层一汇聚层一接入层的三层架构,存在着单点故障、瓶颈带宽等问题。在数据中心开展扁平化的网络构架设计和区域划分,形成核心层一接入层的两层结构甚至单层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架构设计具备多方面的优点,首先汇聚层被消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网络跳数与单点故障的发生,不仅仅节约了更新设备的费用,还使得后续的运维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另外,由于分区的功能比较单一,非常有利于维护与管理。
33加强数据中心的部署方式
加强数据中心的部署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包括冷备方式、半预热方式、热备方式等三种方式。其中冷备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数据存储、网络访问、系统、硬件等资源,投资较少,如果数据中心出现故障的时候,手动启动灾备资源就可以了,但其恢复时间较长。半预热方式在数据中心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自动将访问的应用数据转换到灾备数据中,合理降低RPO与RTO。热备方式则是最为高效的,充分符合服务端的高效容灾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器切换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34实施数据中心的互联模式
互联模式能够有效地满足无阻塞的访问要求,解决服务低延迟的问题,把传统的三层网络转换为大二层网络,并且把虚拟化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更多数量的网络端口、存储设备、服务器相互连接起来。这种数据中心架构设计结构比较简单,并且容易部署,非常适用于小型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二层转发。它能够极大地提高转发的效率和速度,并且能够让虚拟服务器实现快速地迁移,让服务器能够实现扩展与集群,增强了其容灾能力。
35资源自由化迁移
实现资源自由化迁移是数据中心网络构架设计的主要内容。在传统的IDC运行过程中,一般的物理服务器只能够被单一的租户使用,并且业务也比较单一,大大降低了服务器的利用率。在实现了虚拟化技术之后,数据中心网络构架设计能够实现资源自由化迁移,不再受到任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何物理方面的影响,并且服务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做到相关业务不中断,实现数据的自由接入。
4总结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作为基础承载平台的数据中心的规模和数量正在经历爆发式地增长,数据中心的网络结构也会随之不断发展和成熟。数据中心网络架构设计属于关键的基础工作内容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设计网络架构,优化网络拓扑,提升数据中心网络的性能、可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等,是新一代数据中心设计中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刘志,江津城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