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系列【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及答案解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练习
1.(2018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莫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6分)
2(2018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1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刘基(1311~1375)字伯温,处州青田(今属浙江)人。他足智多谋,被世人喻为魏征、
诸葛亮再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元至元二年(1336)任江西高安县丞,为官清廉正直,因打击权贵而名重一时。但在蒙古贵族眼中,刘基始终摆脱不了”南人”的身份和地位.三十岁时,刘基首次辞职。在经历了数次重新起用和辞官后,他心灰意冷,隐居青田,期间撰写了《郁离子》,用生动洗练的寓言故事反映元末日益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并为解决矛盾作出了种种设计。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攻下婺州(今浙江金华),因仰慕刘基的学识才智而邀他出山。刘基呈上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大喜过望,“留帷幄,预机密谋议”。刘基针对当时形势,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策略,又建议朱元璋脱离“小明王”韩林儿,以“大明”为国号招揽天下义师,然后北伐中原,遂成帝业。1367年授太史令,刘基上《戊申大统历》,并与李善长等一起编订律令,成为《大明律》的最初蓝本.洪武元年,他又奏请创立军卫法,即在全国各地设立卫所,常驻军队,士卒平时屯垦,战时从征,调途任将一律归朝廷掌管。明朝建立后,
1
f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