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害结果之间的联系。14、医生让不知情的护士为病人注射毒药,对医生来讲,是一种不作为的犯罪。
f15、过失犯罪以造成严重后果为前提,否则不构成犯罪。16、甲骂乙,致乙因气愤而心脏病发作死亡。甲的行为和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因甲不知道乙有心脏病。17、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18、因不满16周岁不处罚的,都应由政府收容教养。19、聋人、哑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0、对单位犯罪主体的处罚,我国目前立法一律采取双罚制。21、间接故意从意志因素上来看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也即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所以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否定态度。22、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相同点就是都预见到结果的必然发生,区别点在于前者是希望结果发生,后者是放任结果发生。23、疏忽大意过失的行为人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所以疏忽大意过失是一种无认识的过失。24、一种犯罪动机可以导致几个或者不同的犯罪目的,一种犯罪目的也可以同时为多种犯罪动机所推动。25、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由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这说明行为人缺乏认识和意志因素。26、行为人动辄行凶,捅人一刀就走,放任伤亡结果发生,被害人未死亡而构成重伤的,行为人应负间接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27、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在没有预见危害结果上的区别是前者是根本不可能预见,而没有预见,后者是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28、某甲驾一货车穿行于陡峭山路,某乙想尽快赶到投宿地而搭便车,冒然抓住车厢后部,但却无法攀上,某甲知道这一情况后,为摆脱某乙骤然刹车,致某乙摔入山沟,当场死亡。某甲对某乙的死亡的心理态是间接故意。29、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对定罪没有任何影响。30、在所有故意犯罪中都有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三、单项选择题1.青年乙于某日晚在一条僻静胡同里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黑色挎包,内有2000元人民币。在此案件的案情事实中,对犯罪构成没有意义的是()。A.实施了抢夺他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为B.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C.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D.行为人选择了晚上在僻静胡同里作案2.故意杀人未遂的犯罪构成属于()。A.修正的构成B.派生的构成C.复杂的构成D.加重的构成3.犯罪构成的要件是指()。A.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C.犯罪行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