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后的括号内。1.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A.狄尔泰B.梅伊曼C.利特D拉伊E杜威2.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待遇主要包括A.工资待遇.B.教师津贴C教师住房D教师的医疗保健E.教师补贴3.网络教育的特点主要有()A.开放式B.筛选制C.等级制D.跨年龄段E.跨时空4.我国法律规定,中学生的身份是A.国家公民B.国家和社会未成年公民C国家和社会的成年公民D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E.接受教育的成年公民5.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A.萨特B.孔德C.卢梭D.马斯洛E涂尔千6.教师的劳动特点主要体现在A.群体性B.复杂性C.示范性D.创造性E.显效的长期性7.我国选择中学课程内容所依据的原则是A.基础性B.具体性c.社会性D.操作性E.适应性.8、我国中小学课程具体表现为A.教学大纲B.课程计划C.教学目标D、课程标准E.教科书9.我国中学班级管理的特点主要有A管理过程的教育性B.管理目标的一致性c.管理对象的特殊性D.管理方法的多样性E.管理工作的广泛性10.我国《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A.发展教育事业B.提高民族素质C.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D.保护教师权益E.保护学生权益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1.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它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2.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3.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再生产的手段。4.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5.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6.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人员。
f7.作为教材的主体,师生教学的主要材料是指。8.教师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个人的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两个方面。9.在课程评价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10.教学过程是以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11.德育陶冶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三种形式。12.我国教育目的主要由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几个层次组成。13.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但他们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属性。14.我国义务教育分为初等教育和教育两个阶段。15.我国教师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工作的教师。四、简答题。每题5分。1.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r